携湖向东 孜孜曼生 见证古江南

首页 > 缘起紫砂 情归西湖 评文


携湖向东 孜孜曼生 见证古江南

/林义杰(台湾陶艺学会副理事长 )

  

       数年前,结识八壶精舍文创中心的刘钧深先生,促膝相谈,席间畅欢。其中谈到“八壶精舍”名称的由来——源于海派绘画名家唐云先生所收藏的八把曼生壶。先生对紫砂壶、砚台、竹刻、印章、木版、画籍等均乐之不疲,一一涉猎,而尤以收藏的八把曼生壶著称于世。唐云先生故世后,八把曼生壶及众多藏品与画作捐献给故乡杭州,杭州市府为感念唐云先生,特于西子湖畔建唐云艺术馆来纪念保存。唐云先生对古物的收藏情有独钟,欣赏揣摩之于,难得的是能够有大格局,将其所爱化做春雨,雨露均沾,使之莫之能御。

       唐云艺术馆座落于西子湖东岸南端,它南接长桥,东临万松岭,北近柳浪闻莺,西与雷峰夕照相映成辉,融山川万物于其中,气韵独得。占地面绩6600平方米,沿湖岸线达百余米,形成了馆中湖、湖中馆的微妙格局。馆内艺术氛围浓厚,可谓天堂之“胜境”。尔后有了八壶精舍文创中心,刘先生开始接触曼生壶,进而研析理解喜爱曼生壶里的乾坤,而后有了摹古曼生壶的研制开发,并有了这次“源起紫砂 情归西湖”以及相关衍生的文化活动。藉由推广来怀古思情,纪念唐云先生,追思陈曼生先生,延续文人紫砂壶的壶文化。

       曼生壶在紫砂造型方面有划时代的贡献,诸多的文章都有评价。曼生壶的取材是多方面的,如取自然现象的有“却月”、“饮虹”、横云”等;取自植物形态的有“瓜型” 、“葫芦”等;取自实用器物的有“钿盒” 、“覆斗” 、“牛铎” 、“井栏”、“合斗”、“笠形”等;取自几何形的有“汲直”、“合欢”、“春胜”、“员珠”、“方壶”等;取自仿古器的有“石铫”、“百衲”、“古春”、“延年半瓦”、“飞鸿延年瓦”、“天鸡”、“镜瓦”、“乳鼎”等。在曼生之前紫砂壶造型大都承袭前代造型,陈陈相因,无甚变化。而陈曼生创造了一批新的款式,一改昔日繁琐、守旧、题材狭窄的局面,使之简洁、明快,面目一新,不愧为茗壶造型史上的一次创新。

       这些文化瑰宝在刘钧深先生的奔走下,能够以新的方式,重新介绍给两岸的华人。这是在唐云先生大格局之后,对“八壶精舍”的延续。睹物思情,藉由重新介绍曼生紫砂文化的微妙,像塞纳-马恩省河的左岸文化,横贯中西,以文化的力量释放无远弗届的影响。我以为八壶精舍从西湖左岸出发,试图从东方辐射抵达西边的彼岸,共创两岸无远弗届的影响。我感念八壶精舍从西湖左岸出发,试图从东方涓觅彼岸,期许东西两方人文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