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台湾雾峰林家花园

首页 > 文化之旅

       “缘起紫砂 情归西湖”八壶精舍文化之旅走进台湾雾峰林家花园,八壶精舍与雾峰林家花园相遇,注定是一段意味丰富的旅程。

       “雾峰林家”是一个在台湾尽人皆知的家族,也是台湾的百年望族,因其发迹于阿罩雾(今台湾台中县雾峰乡)而得名,集政、军、农、商的势力而兴旺约100多年,与基隆颜家、板桥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陈家并列为台湾五大家族。雾峰林家有着一段鲜为人知、史诗般壮阔的武将历史,从清代中叶至国民党当局迁台时期的两百年间,与台湾乃至整个中国近代的动荡不安与历史发展紧紧牵连。有人把武将辈出的林家军比喻成宋朝的杨家将,“如果知道雾峰林家的历史,任何人肯定都会跟雾峰林家的先祖致敬。”雾峰林家的历史,是整个台湾史的缩影。无论从社会地位和财富上看,它都被历史学家公认为台湾二百年来的“家族”。
马英九为雾峰林家题词:“三代民族英雄,百年台湾世家。”
       台湾著名历史学家黄富三说:“雾峰林家是台湾二百年来的第一家族,其家族历史就是台湾近代史的缩影。”
       台湾著名作家刘永铭说:“雾峰林家在台湾历史和古迹界的地位和重要性,就如同皇冠上最璀璨华美的一颗宝石,而林家充满戏剧色彩的家族史,更让台湾历史生色不少,是台湾历史不可或缺的篇章。”
       雾峰林家在台湾历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性,恰如曼生壶在中国紫砂壶的发展史上的地位一般。雾峰林家花园是林家辉煌历史的结晶,它的存在向世人展示着林家的历史地位与成就,也包含着林家历代的审美追求。与庞大的林家花园相比,曼生壶虽然体量渺小的多,但在对保存前人审美追求方面,二者的意义却是相通的。
       雾峰林家每栋建筑内外结构都具有独特的艺术成份,是现今台湾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的中国传统式建筑屋群。雾峰林家宅园占地广阔,是典型的家族三合院建筑。林家古厝共分成顶厝、下厝、及花园三大部分,从顶厝、下厝至花园就分别有七到八组不同的建筑屋群。顶厝有蓉镜斋、景薰楼组群、新厝、颐圃;下厝有草厝、宫保第、大花厅、二房厝,其中“宫保第”建筑为四进回字形的四合院,是目前台湾最大的清代官宅。


台湾雾峰林家花园部分场景及嘉宾参观图片







台湾雾峰林家花园部分场景及嘉宾参观图片



《沧海百年》剧照悬挂于宅内(图上)

(36集电视剧《沧海百年》以台湾雾峰林家的故事为主要线索,表现台湾从公元1787年到公元1885年台湾建省近一百年的历史,跨越四代人。整部作品也折射了祖国大陆移居台湾的垦民一百年间开垦台湾、建设台湾、保卫台湾的垦荒史、创业史和爱国史。2004年10月11日,央视一套黄金时间将隆重推出)

       唐云先生收藏的八把曼生壶则堪称是中国曼生壶收藏之最,每把壶各具特色,内涵深远的铭文,姿态各异的壶型,散发着独一无二的人文魅力。
       历经两百年陆续建成的林家宅园,自然或人为损伤在所难免。这也让人联想到曼生壶的命运,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巨大变迁,能够幸存的已为数不多,唐云先生精心收藏八把曼生壶,也为后人保存下了无价的历史资产。曼生壶作为历史文物陈列在展馆中,而此时“八壶精舍文创团队”担负起了传承文化精华、发掘曼生壶文化价值的责任。
       摹古,不是简单的仿制,而是在全新的语境下对古人技术与审美的还原,是一次全新的创造。经过五年的探索试验,摹古曼生壶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呈现。此次台湾之旅,摹古曼生壶从杭州到台湾,从湖畔到山巅,从八壶精舍到雾峰林家花园,是两种艺术形态的对话交流,更是两段历史记忆的久别重逢。
       “缘起紫砂 情归西湖”八壶精舍文化之旅走进宝岛台湾,特此感谢以下单位及到场嘉宾的莅临!
承办单位:台湾雾峰林家花园
西湖左岸文化机构
无我文化艺术
支持单位:浙派篆刻艺术研究院
西泠印社篆刻创作研究室
台湾中华篆刻学会
台湾印社
台湾中华文创协会
台湾雕塑学会
台湾陶艺协会
台湾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
台湾亚太创意技术学院
广州生活美学文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