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终究是缘份所获

首页 > 走近唐云

图:海派画家、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唐云先生


专家点评:

       底款“阿曼陀室”,盖内款“彭年”。

      提梁壶是在端(pan)石瓢壶体上变化而成。把壶的端鋬变化为提梁形式,造型虽简,线条结构却完美幽雅,提梁内扁外圆呈弧形,与壶身底部的大弧线相呼应,壶口略收呈反弧线与壶盖边的小弧线成正反,富有节奏感。提梁根部接合处形成的小曲线和谐生动,使提梁的虚空间与壶的对比强烈,更显示线条结构的轮廓美和形式美。

      曼生同时书刻“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的诗句,深刻反映他对朋友的真情实意及文人品茗的高雅情操,为今古茶人所喜爱。

(汪寅仙)


图:提梁壶 原壶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

 

 

图:提梁壶拓片

铭文内容: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 曼铭

 

唐云先生的收藏故事:

      唐云的一位朋友魏仰之是位书画爱好者,收藏古今书画颇富。他在广东工作时,专程去北京,陪唐云去什刹海古玩市场。他想借助唐云的眼力,在古玩市场上买几件东西。

这次,魏仰之什么也没有买到,唐云却又买到一把“曼生壶”。这是一把提梁壶,壶的把柄造型很别致。那壶铭是:“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只花了五十元钱,唐云就把此壶买到了手。

 

人物背景:

      

      魏今非(19031983)又名魏仰之,江苏句容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省委常委、候补书记、副省长、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商业部顾问、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工作之余,雅好书画收藏,胸怀高洁,晚年将收藏古字画捐给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

 

 

图:唐云致魏仰之信札


 

 图:唐云题《魏今非自书诗》

 

 

提梁壶典故:

      曼生自幼受茶道熏陶,对中国茶的研究颇有造诣。

      一日兴起,翻读《桐君灵》,以究茶汤之药效,恰有好友诗人钱菽美到访,曼生以新制石瓢壶煮白石以待之。好友随口曰:石瓢乃曼公最为钟爱之壶型,何不置提梁于此壶,以观其效?曼生心动,并致谢好友曰:一语惊醒梦中人,吾又得一新壶矣!遂依石瓢壶绘之,去壶柄,设提梁,几易其稿,得提梁石瓢壶。而其间经历了阅《桐君灵》,好友到访煮白石茶以待,曼生不禁灵感乍现,妙笔生花,为壶题铭“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而石瓢提梁也成为曼生十八式中唯一有所重复的造型,可见曼生爱石瓢之深。故两款石瓢均成传世紫砂之唯美经典。

      此紫砂壶意境深远,融通古今,寓意壶主人热情好客,以致高朋满座,尤以壶身铭文最具文化气息,耐人寻味。其造型风格可谓缜密,意象欲生,造化已奇。皆因其匠心高妙,所以真现密隐,所谓天衣无缝,一片化机。


图:八壶精舍摹古曼生提梁壶



图:唐云先生鉴赏曼生壶



(摘自郑重《唐云传》)

(本网站所使用唐云先生图像及作品资料,皆经唐云先生家属授权使用,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