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壶壶语

首页 > 匏壶

       

饮之吉 匏瓜无匹 曼生铭


       「饮之吉,匏瓜无匹」,在这句铭文,陈曼生用了倒装的句式。似是劝客之语,饮了这杯茶吧,自然大吉大利。但是「匏瓜无匹」这一句,却有多种的解释,或许每个人心性不同,会导向不同的感受与解释。

匏瓜在古文中作为葫芦的统称,成熟的匏瓜果实对半剖开后可以做水瓢使用。古人往往用植物来寓意人生,「匏瓜」本身就有诸多的含义。《论语•阳货》有“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这是孔夫子的慨叹:“我难道是一个味苦不能食的匏瓜吗?我哪能只是挂在那里而不希望有人来采食呢?”后来,匏瓜往往被比喻为未得仕用或无所作为的人。宋代宰相王安石曾有诗:“余生非匏瓜,于世不无求。”也是希望能够一展抱负,而不是像匏瓜一样闲置空悬。

       陈曼生铭文善用典故,匏壶的铭文「匏瓜无匹」大概是出自曹植《洛神赋》“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张铣曾解释:“匏瓜,星名,独在河鼓东,故云无匹。”匏瓜无匹寓意是男子独处无偶。

       匏瓜、牵牛,都是星宿之名,又都代表了寂寞独居。清朝官制,部分官员的家眷是不能带在身边的,因而曼生为官期间与妻子分别两地,读到曹植“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的诗句,恰道出了自己的处境,因此便起意以匏瓜之状为壶。另外匏壶的出现还有时代风尚的影响,这便是清代宫廷中匏器的流行。清代制匏工艺颇受皇家重视,康熙皇帝玄烨曾在瀛台的丰泽园内种植葫芦,并设专人管理。匏瓜成为承载时人审美追求的重要器物,也难怪陈曼生会以匏瓜为原型制壶。
       曼生以匏壶寄寓相思,匏瓜虽无匹,但不妨饮此壶中佳茗,愿得吉祥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