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巧若拙

首页 > 曼生其人

    陈曼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但有功名,为官政声颇佳。在文艺方面,能诗文、擅绘画,书法四体皆精、篆刻也负盛名,可说是一位“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家。

    陈曼生强调“凡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乃见天趣。”但他的“不到家”并非粗制滥做,而是基于扎实的艺术功底上所要表现的一种适情率意。在篆刻上,陈曼生远宗秦汉玺印,又近师浙派的丁敬、蒋仁、黄易、奚冈等,尤以丁敬和黄易对陈曼生的影响较为显著。他曾说:“平生服膺小松司马(黄易)一人”。在师法前辈的同时,陈曼生独出机杼,将浙派波磔短切的切刀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并趋向简洁明快,与丁敬、黄易等早期含蓄蕴藉的风格相去甚远。陈曼生在浙派前辈印人之后能独辟蹊径,观其印作,精力弥满,豪迈险绝,线条跌宕顿挫,独具解衣磅礴之气概。人们常将其与陈豫钟相较,称“秋堂(陈豫钟)以工致为宗,曼生以雄健自喜。”确然。


篆刻欣赏:


图1、阿曼陀室主人(白文印)


    陈曼生在“桑连理馆”内辟“阿曼陀室”, “曼”与陈曼生的号有关,而“阿曼陀”源自梵文音译而来,包涵着“众神聚会之所”的意思,可见曼生对佛教兴趣。阿曼陀室是陈曼生与宾朋雅集之所,此印款也常出现在曼生壶上。


图2、江郎山馆(朱文印)

    陈曼生友人扬州的江文叔有一石头盆景,造型俨然象浙江江山的江郎山,于是取其书屋名为“江郎山馆”。陈曼生刻此印贺之,此印是其朱文代表作。章法承汉印,其刀法纵恣,英豪爽利,笔划听其自然,虽有粗细断续之异,而能气脉贯串,故有新意。



3、久安室印(朱白文印)


    乾隆皇帝的宠臣、大名鼎鼎的清代大学士刘墉,晚年以“久安室”作书斋名。此印章便是陈曼生为刘墉所作。印风庄重圆融,也颇合印章主人的身份。 



4、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白文印) 

    语出韩愈《获麟解》“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所讲为麒麟的外形不像马、狗、猪、豺、狼、麋、鹿,此印章是为郭麐(lin)所作,麐字与麟同音,故用韩愈文句,极尽风趣。 



5、长相思(白文印)

    此章系陈曼生仿汉印之作,圆转的线条,十分舒畅。字型饱满,结构自然,有稳重之感。在每字的转折处,可见方中带圆,拙中含放之美。



6、生长西湖籍鉴湖(白文印) 



7、十年种木长风烟(白文印)



8、延年(朱文印) 

    此印仿汉瓦当形制,字形细劲刚健,印章朴雅高古。 



9、绕屋梅花三十树(朱文印) 

    陈曼生尝为林小溪刻“绕屋梅花三十树”朱文印,今藏于上海博物馆。笔划苍茂朴厚,具有汉白文印之神采。刀法上浙派特有的切刀法加以变化,使之起伏不断,清刚古拙,具有运动感,内蕴隶意。静中寓动,柔中有刚,竖笔下部略宽,气势下沉,稳重坚实。 



10、好书到手不论钱(朱文印) 

    综观曼生的印作,给人一种豪迈不拘之感,曼生在篆刻上的成就着实继承了丁敬、蒋仁、黄易、奚冈等名家,并将之发扬光大,使浙派清刚古茂的艺术风格能被世人所注意并纷纷效仿,使浙派的桃李满天下,使“浙派印风”永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