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名士自风流

首页 > 唐云其人

      唐云(19101993),别号侠尘、药城、药翁、侠尘,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八壶精舍等。生前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名誉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西泠印社理事、上海中国画院名誉院长。

       1910年农历七月初六日,唐云出生于杭州忠肃古里(珠宝巷),学名唐侠尘。其父唐景潮经营祖传参店,写得一手好颜字,是杭州有名的书法家。父辈交往多书画道中人,影响所及,唐云幼年便留心书画,留连于裱画作坊、庙宇藻绘、西湖景色之间。年纪稍长,对珂罗版画册临摹写生,颇有成就。及父亲所营参店毁于火患,唐云便以画养家。所作扇面,清新雅致,与当时禅意甚重的浙派水墨风格颇有差异,十分得普通百姓喜爱,一时画名享誉杭城,被乡人誉为“杭州唐伯虎”。唐云交游广泛,常参加杭城各种书画雅集,一则可切磋书画,二则能结识好友,十分快意。他曾与潘天寿、来楚生、姜丹书等结为“莼社”,同时参加西泠书画社、西泠印社活动。

       抗战时期,唐云举家避居富阳山居。1938年迁居沪上,初以鬻书画为生,先后任教于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唐云与海上书画名家交往密切,张大千、朱屺瞻、钱瘦铁、吴湖帆、邓散木、白蕉、江寒汀、张大壮等皆有交游,一起观摩古迹,切磋书画,修养日深,渐成海派绘画翘楚。建国后参加华东美术家协会工作,任展览部主任,与赖少其交厚。1957年被聘为上海博物馆鉴定委员,得接触古今名迹并遍游名山大川,艺事精进,与陆抑非、江寒汀、张大壮有“海上花鸟四花旦”之誉。


唐云作品《山花烂漫》 102x62cm



唐云作品《枇杷小鸡图》 69x45cm


       唐云于绘画上初习人物,次学山水,再学花卉。及至沪上,尤以花鸟名,用力亦多。早年花鸟作品多借鉴华喦和石涛,尤得益华新罗的潇洒出尘,明丽清新。迁居沪上,则吸纳八大、冬心、虚谷、缶庐笔意,在写生的基础上,转益多师,汲古润今,终成一家面貌。晚年画风愈发苍劲奔放,笔墨清健雄拔,挥洒自如。所作向日葵、丹顶鹤、雏鸡、荷花、松竹、水仙、郁金香乃至蔬菜等皆勃勃而有生气,平淡天真中自有深味。

       山水学沈石田、石涛,多以粗笔勾山石,浑厚雄壮、水墨淋漓;作册页能小中见大,境界甚高。佛道人物调近冬心,笔简意远,生动传神。书法初习颜真卿,继学篆、隶、章草,行书劲挺飘逸,自成一格,与其画作相映衬,颇为融洽。



唐云山水画作品

       唐云不止精于书画,更喜收藏,精鉴识。他一生购求书画,大石斋珍藏着不少清代以来具有革新精神画家如八大、石涛、华喦、金农、赵之谦、吴昌硕等的精品,还收藏碑帖、印章、砚、陶瓷等。他还喜阅读画论、诗词,在画外求画。在唐云的收藏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八把曼生壶。他以“八壶精舍”为斋名,足见对曼生壶的宝爱。

       唐云一生以“杭人唐云”自居,1993年唐云先生百年归老,他的后人将他的作品、藏品共195件捐献给杭州市人民政府,其中便有世人瞩目的八把曼生壶。八壶的创造者陈曼生为清代杭州人,收藏者唐云亦是杭人,八壶回归杭州,其中的机缘巧合不免令人感慨。2010年唐云先生诞辰百年之际,以唐云艺术与人格为出发点,以传承艺术文脉、塑造品质生活为追求的“八壶精舍”文创中心也在西子湖畔长桥之侧正式启动,“八壶精舍”、“大石斋”、“天禅室”、“艺计划”四个空间,每一个空间都体现着唐云先生关于茶与壶、书与画、禅与儒的精神。

       先贤已逝,八壶仍在。西子湖畔,八壶精舍依然缓缓讲述着说不尽的八壶故事。


唐云先生在紫砂壶上作画



唐云先生在画室中,将作品悬挂起来,观看效果



王伯敏书写《药翁亭》匾悬挂于八壶精舍入口


(本网站所使用唐云先生图像资料,皆经唐云先生家属授权,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