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海派画家、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唐云先生
专家点评:
底款“阿曼陀室”,把款“彭年”。
此壶与唐井栏壶一样,有原型且有典故。同时体现了曼生崇敬先贤的心情。旧物尚存,名“汲古泉”。原是史侯庙水井,通泉胍,终年不枯不溢。乡间流暑天饮此井水,不生痱子。明嘉靖间,海瑞在寺内饮茶,尤觉甘爽,称为“汲古泉”。现仍按原状保存在溧阳市埭头中学校园内,前些年学校仍取用此水,后通自来水才停止使用。
此壶制技虽不精到,但以自然、流畅而得趣,正含曼生简朴无华,内蕴无穷之理念。
壶上镌“汲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饮庶几、永以为好”曼式隶书,是一段写实的铭文。“汲古泉”井并不深(实地考察,提水无需用井绳)这把壶握在手中尚不觉小,是恰到好处的一手壶;用来饮茶正可以;‘永以为好’既赞汲古泉井水,又指用紫砂壶饮茶的功效,也是祝愿。此壶款式,应该是曼生较为满意的一种。时至今日,在行家眼里,依然是最为简练的紫砂壶造型。
(潘持平)
图:井栏壶 原壶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

图:井栏壶拓片
铭文内容:汲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饮庶几、永以为好 曼生铭
唐云先生的收藏故事:
改革开放之后,人的赏玩情趣得到某些自由。所以,这把壶没有费多大力气,唐云就从上海的文物商店买来的。买东西的人,总是希望价钱便宜些,可是这把壶便宜得使唐云心中有些惶惶不安,他带着惋惜的心情想:“像这样好的壶,居然不标高价,中国的文物也太不值钱了,这是因为不懂,还是不尊重传统文化的价值?

故事背景图:上海文物商店
井栏壶典故:
初夏一日,制壶知己彭年来访,曼生设席庭院,以紫砂茗壶为题,互交心得。彭年问近日可有新思?曼生摇头曰:“近日公务繁忙,未曾拾得!”彭年曰:“勿躁!万物皆可成壶!”曼生曰:“但求精!”二人相饮甚欢。庭院之南,有一深井,恰一丫环于井边取水,栏高水深,丫环取水,腰身弯得有如一只彩虾,二人见状相视而笑。曼生紧盯井栏与汲水丫环,慢慢地丫环化为一只优美的壶把,井栏化作壶身。彭年眼望曼生,已知其意,遂传下人送笔墨,当即在石桌上描绘开来,数遍而终成一壶。彭年曰:“此壶命为汲水壶如何?”曼生摇头曰:“此壶天成,唯曰井栏。”二人相视大笑。
井栏壶寓意:
深井有如文山书海,知识有如井水,取之不竭,告诫世人:学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养性,颐养天年。此壶造型简约,色泽偏黄泛紫,风格高洁古雅,乃传世紫砂壶之三大经典壶式之一。
图:八壶精舍摹古曼生井栏壶

图:唐云先生鉴赏曼生壶
(摘自郑重《唐云传》)
(本网站所使用唐云先生图像及作品资料,皆经唐云先生家属授权使用,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