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海派画家、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唐云先生
八大山人的《瓶菊图》是他晚年时期的杰出作品。运笔用墨以及整幅构图,都在平正简括中显出奇突,一种刚劲兼浑朴的笔调,确是令人玩味不尽。几朵菊花,似乎随意勾去,饶有韵致。点叶发枝,挺健稳重,生趣盎然。充分刻划出搏斗寒风,经霜不凋的精神。画瓶用了各种不同的线条,有粗细、快慢、曲折、干湿、深浅多样的方法,又有对比,又有统一,富有音乐的节奏感。墨光浮动,随笔点在瓶上的点子,恰好表现出陶瓶的质感。从描写物体的形象中,充分流露出八大山人豪迈崛强、磊落不羁的个性,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八大山人所以能形成这样的风格,这和他的遭遇以及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他生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姓朱名耷,字雪个,别号驴屋、人屋、何园等,系明宗室,江西南昌人,明亡后为僧,后来改为道士,居住在南昌青云谱。他画上签名常用“八大山人”,将“八大”二字连缀一起,“山人”二字又连在一起,乍看象草书“哭之”两字,又象“笑之”两字。他的心情,反映在他的画面上,是一股郁勃之气,腾踔纸上。例如他经常画鱼鸟之类,都白眼向上,怒目而视,是对当时清朝统治阶级对抗心情的表示。他的诗和书法同画一样,都独立门户,自创一格。以他的身世遭遇,处在那样的环境里,能致力于画,一方面继承传统,一方面大胆革新,成为当时艺坛上别开生面,特有风格的一位大师,是难能可贵的。解放后,为了纪念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在他生前的遗址——南昌青云谱道院,陈列了他的作品和史料,并把这所道院建为八大山人纪念馆。
《瓶菊图》,自题“甲戌重阳画”即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六十九岁时所作,正是晚年最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最近用木版水印精印,纸色、画心大小,都按照原作一模一样,而且把它的墨色变化复杂的种种神采,也丝毫毕露地印制出来了,真是可以乱真,是一件不亚于真迹的艺术作品。

图:八大山人 《瓶菊图》
小编后记:
唐云先生收藏丰富,鉴赏功力极高,藏品多且精。虽没有系统的鉴定文字,但心中自有一套鉴赏心得,由此篇为八大山人《瓶菊图》所撰的小文,可见一斑。在近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唐云先生旧藏的古书画作品屡创天价。2008年,唐云旧藏的八大山人《瓶菊图》在中国嘉德以3136万元成交,成为拍场上的一段佳话。“大石斋藏品”包括紫砂壶、碑帖、杂件文玩、信札等,在拍卖场上都备受追捧。
无关乎财富利益,“汲古润今 藏以为用”才是唐云先生收藏的乐趣所在。无论是名画还是杂件,都体现了一种文人的雅趣,从中可见出我国传统艺术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正是这些经典的藏品滋养和提升了他的艺术创作,厚积而薄发。
唐云先生过世后,家属将唐云作品、藏品共195件捐赠给杭州市人民政府,收藏于唐云艺术馆中。捐赠共计唐云作品38件,唐云收藏的书画等106件、紫砂壶及砚台、铜镜51件。捐赠书画中有朱耷、石涛、华嵓、金农、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马一浮等名家的书画作品。如朱耷的《书画合璧图》、《蕉石图》,石涛的《梅竹图》,华嵓的《花径春雨图》,金农的《梅花图》和诗词题记草稿册。紫砂器物之中,以八把“曼生壶”最为珍贵,均由杨彭年制、陈曼生铭,壶身光润古雅,品质精妙,成为唐云艺术馆的镇馆之宝。
唐云先生对八把曼生壶珍爱异常,每一把壶从形制到铭文内涵都是独一无二的,又各自有着不同的辗转历程终汇聚到唐云的“八壶精舍”,从明日起,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八壶故事,从壶型、壶铭、壶的流转历程,解读八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敬请关注。
图:八大山人《蕉石图》
唐云先生捐献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
图:八大山人《书画合壁图轴》
唐云先生捐献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

图:清 华嵓《鸷禽图轴》
唐云先生捐献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
图:齐白石 《蝼蛄野草图》
唐云先生捐献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

图:钱痩铁 《坐佛图》
唐云先生捐献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
图:黄宾虹 《墨笔山水图》
唐云先生捐献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
图:清 郑燮 《行书四言对》
唐云先生捐献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
图:清 金农 《诗词题记草稿册》
唐云先生捐献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

图:清 伊秉绶 《隶书五言对》
唐云先生捐献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
图:汪亚尘 《金鱼成扇》
唐云先生捐献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
图:吴湖帆 《山水成扇》
唐云先生捐献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
图:江寒汀 《八哥红叶成扇》
唐云先生捐献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
图:邓散木 《书法成扇》
唐云先生捐献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
图:唐云先生与夫人俞亚声合作《远浦归帆图》
唐云先生捐献现收藏于唐云艺术馆
图:唐云先生与夫人俞亚声在家中赏画
图:唐云先生在画室作画
图:唐云先生与儿子唐逸览一同作画
图:唐云先生为人民大会堂作画
图:唐云先生个人照
(本网站所使用唐云先生图像及作品资料,皆经唐云先生家属授权使用,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