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到神情飘没处

首页 > 唐云论艺

画到神情飘没处

1982-10-14

唐云

沈柔坚画展开幕了。这个画展以精湛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艺术上不断开拓出新境界,将外来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融为一体,隽永味淳,自具风格和艺术特色。作者的作品多次参加国际美展,一九八二年法国春季沙龙的美术展览会亦有作品展出。
       
作者在革命战争年代早就从事版画创作,用自己的画笔配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创作了许多反映这些伟大斗争的作品。解放后他用画笔努力反映和热情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创作出象《河水让路》、《船坞中》、《瞻仰》、《上海雪夜》等大量优秀作品。
       
他的木刻画有独创之处,刀法浑厚,豪放,线条粗犷有力,色彩明快,形成自己的风格。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刀法变化发挥很充分,显示出刀味和木味。这是其他画种所无法代替的。
       
作者的中国画以墨为形,以笔为气,造型不似而似,构图新颖,笔墨中既有中国传统,又有对比强烈的版画效果。《鸡冠小菊图》整个画面用鸡冠花红色布局,在画幅上下各有一排小白菊,用笔泼辣、豪放,红白对比鲜明。尺幅之间、疏密动静、繁简虚实,安排有致,画出了新意。《鹤嘴兰》这幅作品,干湿用笔各得其所,二片墨青色大叶中间夹带着淡红色小花,着意渲染,厚实中含秀润,质朴中出奇巧,幽深中见明亮。这些处理独具匠心。作者所写花鸟不仅仅是追求某一花草的自然美,而是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捕捉其特征,经过高度提炼,有机概括,合理剪辑,追求其神和意。如《仙人掌》、《黄山天女花》二幅作品,构图奇特,画面虚实结合,“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象有真魂。”借用板桥这句诗正点出这二幅画的精妙之处。
       
作者讲究笔墨情趣,立意章法也有独到之处。如《蕉荫》,香蕉从右垂直而下,墨色处理恰到好处,果实累累,有质感和重量感。又如《泼墨荷花》的荷叶,墨分五色,画面紧密,似石涛笔意。有时逸笔草草,一笔数彩,有时墨沈淋漓,光艳斑驳,笔有旋律和节奏。作者题材宽广而丰富,蔬果之类经常是他创作的对象。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作者能抓住其特征及不一般神态,发现出美来,经过艺术处理,展示在画面上使人感到亲切而又奇妙。《解暑》,《佳味》颇有农家风味,构图概括,笔墨简炼,韵味足。
       
与花鸟画相映成趣的是作者的山水画。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苍郁,用笔飘逸可说是弦外有余音。《重到皖南寻旧地》十幅作品是作者为故地重游所作,对在皖南事变中不幸殉难烈士表示深切怀念。作者没有用奇异的构图,一幅幅都是自然景色如实写照,但朴实,自然,亲切。作者借用皖南山色,用凝重、浑厚的笔法回顾革命历史,抒发革命豪情,展望革命前景,鼓舞人们的斗争精神。这组画表现出新时代特点的山水画意境和审美情趣。这种具有浓重时代气息的山水画,使人观后得到比较深刻的印象和美的享受。
       
这次画展取得丰硕成果,除了作者个性秉赋,生活阅历,艺术造诣之外,与艺术家以炽热情感将毕生精力倾注于艺术探索是分不开的。画家勇于攀登艺术高峰的精神和气魄,必将产生更灿烂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