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光照人 直与原作争胜
1963-04-21
唐云
上海朵云轩将近年来复制艺术作品选出二百件展出于南京西路美术展览馆。聚古今名作于一堂,满目琳瑯,有自晋代书家到现代鲁迅先生的书法;有自唐代到现代各名家的绘画,大都按照原作尺寸精印,装裱雅致,神采奕奕。
朵云轩以木刻水印著名。一幅名画,通过良工惨淡经营的雕刻手法和水印技巧,不但可以乱真,并能传原作的神韵。这里,我举几张画来谈谈:上海博物馆所藏宋代李迪的《雪树寒禽图》,深厚的墨气,瘦劲的笔法,沉着的色彩,苍古的绢色,不是一再细看,便要认为是李迪的原作了。宋人的《鹌鹑图》(绢本册页),抑、仰、顿挫富有节奏美的线条,和阴阳向背的墨韵,特别是墨的堆积和淡浑的色度,是一般机器印刷所不能表达出来的。宋人《江天楼阁图》和《峰岫楼阁图》两幅,都以极细密挺直而生动的笔法来描写富丽的建筑物,表现方法与明代仇十洲的《秋原猎骑图》有同样的复杂性,可是通过木刻水印,不爽毫发地表现了原作的精神面目。这种高度艺术技巧,可以说是大大地超越前代。把历代名画的不同风格,用不同技巧来表达,非但有木刻的特点,而且保持着绘画上各种特有艺术手法。运刀如笔,波、磔、转折,干、枯、润湿,浓、淡、深浅,层次复杂,刀法、笔法融合为一。在绢上水印,也是前代所未有,特别细若游丝线条,印在绢上不比纸上,容易受墨,印得轻,不清晰;印得重,粗肥呆板,非具有熟练的承印技巧,非对绘画技法具有深刻的修养,不能达到这样的良好的效果。纸本方面,八大山人《双鹰图》、《瓶菊图》,郑板桥《竹石图》,以及齐白石、黄宾虹等作品,墨气飞动,酣畅淋漓,墨韵中见笔触,锋芒隐现,直与原作争胜。
朵云轩自一九五八年以来,选印了六百余种古今优秀作品。在技术上,不拘勾描、刻版、水印等操作过程,都日益求精,创造了不少新的技法成就。因此,这一展览,也可说是朵云轩复制艺术的成绩展览。
